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的工资,在新加坡交个税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中新法讯

中新法讯
2024-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狮城财富通 Author 袁子杰



相信大家前一阵都被中国全球征税的新闻刷屏了,其实早在2020年1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因为这个新闻,越来越多的人会关心国内和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的区别。最近也有不少打算来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咨询:新加坡的个税体系是怎样的呢?同样的收入在新加坡可以比国内少交多少税呢?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两国的个税政策~


 1. 中国个税 



在中国,应纳税所得额为纳税人的年收入减去60000元及专项扣除后的余额,依照如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中国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其中,专项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我们将举例进行说明,小明的月薪为10000元,每月五险一金2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0*12 - 5000*12 - 2000*12 = 36000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为:

36000*3% = 1080元

这就是小明一年需要交的税款,不过实际情况中,小明是按月进行交付的。


 2. 新加坡个税 


新加坡也是实行累进税率制。与中国不同的是,新加坡是每年交一次税,在每年的3月份对去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收入进行课税。每年的总收入减去减扣项目后得到就是应纳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应纳税所得额将按照以下税率表进行纳税。


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其中减扣项目主要为公积金抵税、人寿保险抵税、配偶抵税、子女抵税和父母抵税。


我们将举例进行说明,小红的月薪为5000新币,全年自己交的公积金共为5000新币。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5000*12 - 5000 = 55000新币

如上文的税率表所示,这50000新币将分为两部分:

1)前40000新币总共交税550新币

2)剩下的15000新币对应税率为7%,即1050新币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为:

550 + 1050 = 1600新币


3. 两国对比 


— 税率 —

两国都是实行累进税率制,收入越高,交税越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最高的征税比例为45%,而新加坡仅仅为22%。


下面我们将对比一下,在同等收入下,个人在两国交税的差别到底会有多大。为了方便对比,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都以人民币作为单位,汇率按照1新币=5人民币来进行计算。



我们可以发现,同等收入下在中国交税会比新加坡高出一倍以上。对于北上广深的优秀人才而言,其实可以轻松拿到和新加坡差不多的收入,但却要多交不少税。


— 交税方式 —


中国是每月交税,直接从当月的工资扣除。


新加坡则是按年交税,每年的收入在第二年的3月份进行交税。同时,在新加坡交税可以选择免息分期付款(一年12期),从第二年的8月份开始每月从绑定的银行账户扣除应纳税款的1/12。这就意味着,今年1月的收入,其实从明年的8月才开始交税,相当于延后了20个月交税


— 个税减扣项目 —


相对于中国,新加坡的个税减扣项目会更多一些,例如无收入的配偶、每一个出生的子女、残障兄弟姐妹都可以减免相应的数额。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新加坡购买人寿保险也是可以抵税的,可以看得出来政府其实鼓励每一个人都为自己配置人寿方面的保障。


4. 总结 


新加坡的个税比例比中国低,同样100万人民币的收入,在新加坡可以少交约13万人民币的税,同时个税最多可以延后20个月再进行缴纳。近年来,国内巨头纷纷在新加坡设立总部,例如蚂蚁金服、字节跳动、腾讯、华为等,越来越多的国内的人才也会考虑来新加坡发展自己的事业,追求更好的Work-Life-Balance的同时,还能享受更低的税率。



~end~


— 往期推荐 —


跨境继承如何办理?中国人如何继承亲人在海外的遗产?| 中新法讯

移民新加坡之后,如何继承中国境内的房产?| 中新法讯

@侨胞们,你在国内的养老金怎么办?一图了解 | 中新法讯

扒一扒各国的税收体系,新加坡税率真的最低吗?| 中新法讯

新加坡税务体系和税收制度 | 中新法讯

新税法下外籍高管的应税工资收入额如何确认?案例解析,看完秒懂!


中新法讯 关注中国、新加坡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新法律咨询和实践案例,致力于跨国企业的合规经营、跨境家庭的财富管理。服务团队成员包括中国律师、新加坡律师、国际仲裁员、公证律师、信托遗产规划师、家办顾问等,可提供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设立及运营、跨境投资、跨境合规、上市前融资、破产清算,以及国际诉讼、仲裁,新加坡公司注册、基金设立及管理、留学、置业、移民、公证认证等各领域的一站式专业服务。


声明:

  • 本号所刊载的文章、视频及课程仅供交流学习之目的,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法律建议,内容受作者本人原创保护,且作者与平台明示不对任何依赖本文任何内容而采取或不采取行动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 本平台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获取更多资讯、投稿、转载、咨询或合作,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新法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